大家想必對於『多功能睡眠檢查』不陌生,藉由『多功能睡眠檢查』可以明白睡眠中間發生的缺氧情形和缺氧次數,進而將睡眠呼吸中止的程度分成輕度, 中度, 重度。可是我們的呼吸道這麼長,到底是哪一段狹窄,這些資訊並無法從『多功能睡眠檢查』裡面得知。
因此,在門診,醫生會利用經鼻內視鏡,在檢查過程中捏住病患的鼻子,請病患吸氣,創造負壓情形來模擬睡眠中呼吸道塌陷的情形 (Muller Manenver)。但是,這樣是否真的能原原本本重現睡眠中呼吸道塌陷的情形?? 由於這樣的疑問,開始了『藥物誘導睡眠內視鏡』的檢查,既然醒著做不行,那就利用藥物讓病患進入仿睡眠狀態,再來檢查呼吸道塌陷的形。藉由『藥物誘導睡眠內視鏡』,睡眠外科醫師終於可以直接觀察到病患整個呼吸道的變化,也明白到底是哪幾個部位的阻塞造成打鼾和呼吸中止。
**藥物誘導睡眠內視鏡為自費檢查,主要是靜脈藥物和BIS貼片
**Precedex : 最大特色為無呼吸抑制的副作用 (自費)
**BIS貼片 : 臨床用來評估病人鎮靜程度的指標,一般會要求在55-70之間,BIS愈小,表鎮靜程度愈深,上呼吸道塌陷或阻塞的程度就會增加。(自費)
『藥物誘導睡眠內視鏡』到底要觀察哪幾個部位呢?
1. Velum (上顎):包括在口咽入口的軟顎、懸雍垂和側咽壁,常見的有前後、整圈 或 側邊的塌陷
2. Oropharyngeal lateral wall (側咽壁):包括咽部的雙側扁桃腺、側咽壁的肌肉和脂肪層,主要常見的為側邊的塌陷。
3. Tongue (舌部):主要造成的是前後方向的呼吸道塌陷
4. Epiglottis (會厭軟骨):較常見到的是會厭軟骨的前後方向壓迫,可以是會厭軟骨直接往後咽壁倒,或因會厭軟骨太軟造成的反摺。少數情況會發現會厭軟骨側邊塌陷。
5. 塌陷的程度分為:正常 (<70%的呼吸道塌陷),部分塌陷 (70-99%),完全塌陷 (100%)
下面我們來看一個『藥物誘導睡眠內視鏡』的影片
藉由『藥物誘導睡眠內視鏡』,睡眠外科醫師可以以直接的方法看到病患呼吸道的變化,了解究竟是哪一段呼吸道有塌陷狹窄的問題,再對症下藥,為病患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法。『藥物誘導睡眠內視鏡』讓睡眠外科的手術術式更為精確,也可以用來評功復發或是治療失敗的個案。